close

      最近因為生活上的變化,突然間,對於教育、教養有了很不一樣的理解與心情。

       以前每當個案或學生來到我的面前,哭訴自己遭受到家庭或爸媽,種種不合理的對待時,我大多都會同情學生的處境,給予他們許多的同理與支持,並對於當事人的父母親感到不諒解,質疑他們的教養態度與作法。

天真的我,認為「只要有愛,一切無礙」,任何事情只要透過堅持、努力,就會有美好的結果,假使情況不如預期,必定是對方沒有用心。這時的我,是以指責、指導的姿態,看待這群早已精疲力竭的父母,強加了許多我個人的價值觀和作法在對方身上,卻忘記了,他們也是需要被理解的一群人

當我採取的是一種對立的立場時,我看到的只是片段的真實,忽略了家長的觀點與心情,我所提出來的建議或策略,並不一定是最適合的解決方案。

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變,是因為最近自己也升格為「狗爸媽」,加上處理了幾件棘手的學生案件,於是我反省自己過去對個案的態度是否恰當?我的包容與體諒,會不會讓他們有縫隙可以逃避自己的問題,卻把改變的責任推給同樣是束手無策的爸媽或其他人?

話說,自從領養COCO小妹後,我和塞卡的對話,三句話便離不開這隻可愛的約克夏,從牠的飲食、健康、習慣、作息…等,任何與COCO有關的事情,都足以引發我們激烈的討論,逛街時,只要經過不錯的寵物店,都會吸引我們駐足一番。我們的行為,一如新手爸媽,將所有的心思放在這個新來的成員身上,牠的一舉一動,牽動著我們的情緒。

P1070093.JPG 

整體而言,牠是一個聰明、乖巧、聽話的小狗狗,無論我和塞卡怎麼戲弄牠,牠總是用一雙無辜的大眼睛,水汪汪的盯著我們瞧,彷彿是在告訴我們:「爸媽,你們的行為很幼稚ㄟ!算了,我大人不記小人過,配合你們演出一下吧!」

然而,隨著共同生活的日子越來越長,彼此的熟悉度增加,COCO也開始展現出牠真正的個性與模樣。為了訓練牠在廁所大小便,塞卡每天在家與牠大玩智力遊戲,想盡各種辦法讓牠喜歡進廁所,甚至陪著牠在廁所唸書,只求牠可以把在「廁所大小便」與「快樂」連結在一起。

表面上看似溫馴的COCO,私底下,可是一隻有個性的狗兒呢!堅持度與忍耐力十足,牠可以與我們對峙一整天,打死不在我們面前上廁所,但只要一離開我們的視線,牠馬上隨地大小便,挑明著反抗我們的權威,我們花盡各種心思,安排許多策略,但牠總有辦法扭轉局勢。

這段時間的陪伴與教養,讓我深刻的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心情,理解那種既無力又沮喪的處境,他人再多的建議與回饋,都沒有一句「你辛苦了」來的貼切、應景,任何的專家都不是身歷其境的當事人,有時我們自以為聰明的意見,卻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方法,很可能讓情況更為惡化。

其實在這個過程中,我、塞卡和COCO都很辛苦,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,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掙扎、拉扯著,感受到彼此低落的情緒,這場競賽沒有人是贏家,無論是誰,都同時扮演著「受害者」與「加害者」的角色

突然間,我想到了一部電影「鴻孕當頭」,內容是描述一個未婚懷孕的高中女生,如何在發現自己懷孕後,決定生產的過程。當中有一幕讓我非常的深刻,就是當女主角鼓起最大的勇氣,告訴爸媽,自己已經懷孕的橋段,內心的她十分害怕被指責、處罰,但是她沒有選擇逃避,而是向父母親坦白自己的行為,並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決定;不同於傳統父母親的反應,她的爸媽雖然也是十分忐忑、不安,但值得欽佩的是,在這樣的情況下,他們看到的不是女兒的無知,而是另一種勇敢與負責任,在互動的當下,給予支持與肯定。

但就在女兒離開視線後,這對夫妻卻垂著肩,對彼此說出最真實的想法,卸下父母角色的他們,內心是十分害怕、擔心與不捨的,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燙手山芋,再多的知識也無濟於事,現在的他們只能相擁、給彼此打氣

這一幕,讓我懂了那些憤怒家長的心情。因為工作關係,我時常要處理學生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,小則和好友鬥鬥嘴,大至未婚懷孕、家暴、性侵、自殺自殘,一般人口中的危機事件,對我而言,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經過長期的訓練,我已練就一身好功夫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將傷害降至對低,而絕大部分的學生,等風波平息後,大多都能回復正常軌道,繼續生活。

可惜的是,在處理的過程中,最常讓我感到難以招架的,便是家長的反應和態度。當孩子生怯怯的跑到我面前,告訴我:「老師,我懷孕了,該怎麼辦?」那當下我的腦中,只會浮現一個畫面,就是一對暴怒的家長,在我面前揮舞著拳頭,想要藉由毆打小孩,宣洩自己情緒,對談室中的空氣彷彿凝結住,任何一個閃失都會引爆炸彈。沒多久,家長的憤怒會轉變成一句句傷人、鋒利的言語,不斷地刺傷孩子的心,身為輔導老師的我,卻不能轉身離開,只能繼續站在這早已血流成河的空間中,試圖修復親子間的關係裂縫。

以前我總覺得這些憤怒的家長,是難以溝通的「加害人」,沒有好好處理,反而加重問題的嚴重性,造成子女身心更大的創傷,學生則扮演了楚楚可憐的「受害者」,需要「正義使者」的保護(老師或各種助人者)。

但現在,我卻為自己這樣的態度感到羞赧。換個角度想,孩子們衝動的行為,不也為家長帶來痛苦與折磨嗎?家長之所以憤怒,其實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,就像電影中的那對父母一樣,外表看似鎮定,內心其實是惶恐不已,未知的恐懼也讓他們手足無措。但爸媽不可能像孩子一樣耍賴、道歉了事,在孩子心中,父母親是最後的支柱,他們不能表現出無能、無助的模樣,於是他們只好用生氣掩飾自己的害怕。

理解到這一點後,當我又再度處理未婚懷孕的狀況時,我不再只關注學生的需求,我嘗試在能力範圍內,提供父母親情緒上的支持,同理他們的生氣,並將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~心疼孩子年紀這麼小,卻要面對這麼困難的狀況(墮胎或生產),表達出來。

突然間,爸媽的肩膀垮了下來,不再是一副劍拔弩張的姿態,我的理解,讓他們心中的憤怒有了出口,獲得釋懷,不用擔心老師是不是會責怪家長沒有善盡教養的工作,就像孩子害怕被指責,家長也會擔心外人的評價啊!

      在取得家長的合作後,第一時間,我還是會以問題處理為焦點,和家長討論各種抉擇的可能性與後果。等到事情較為平靜後,我會再度把學生請來,但這次,我沒有以溫暖的形象出場,而是嚴正的與學生討論此事的嚴重性,讓學生瞭解到,他/她年少輕狂的行為會為家人帶來多大的傷害,除了平日的軟言細語外,必要時,我還是需要扳起臉孔,讓學生有所警惕,因為我體會到「仁慈,不等於慈悲」,我的縱容很可能會害了他們,畢竟他們未來仍是需要在社會上生存立足,他們必須學習,這世界並不是以他/她為中心運轉的,他們必須在心中為他人留一個位子,這是基本的道德和責任

      而我也將這樣的感觸分享給塞卡,這些日子以來,我們為了COCO的教養,傷透腦筋,一開始我們也以為「愛的教育」可以克服一切問題,但我們忽略了,孩子(COCO)的特質是不同的,我們需要隨著牠的變化,調整我們的作法,該嚴厲時,毫不留情,但該關懷時,呵護備至,如此,我們一家人才能愉快的生活在一起,不是嗎?相處,是需要彼此磨合與調整的,若只是單獨某一方的退讓,這個關係是無法達到平衡的,時間久了,可是會出問題的喔!

 親子.jpg 記得「愛,是為了成就圓滿的分離」喔!(偷用塞卡文章的標題

塞卡跟我一樣對COCO有很多感觸呢!與大家一起分享!

 

 按此推本文到噗浪!

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請別吝嗇按下「推薦」,或在「迴響」中告訴我,你的想法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