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時間等候區.jpg

     前一陣子我生日,一位同為諮商師的好友,送了我一本書,書名叫做「時間等候區」,作為生日禮物。

      在我眼中,這位朋友一直是一個條理清楚、一絲不苟,認真面對生活的勇士,當他告訴我,他十分喜歡這本書時,我心中暗自猜想,這絕非是本打發時間的閒書,依他的個性,倘若我不好好閱讀此書,必定會十分遺憾(雖然書架上,早已有成冊的書籍,讓我扼腕),於是我獨排眾議(請想像我家書櫃上的書,高舉白布條不斷地向我抗議),利用週末的時間,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。

    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,當你生命陷入低潮,或失去方向時,總會想說如果有人可以告訴你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就好了!這樣你現在就知道該怎麼做,而不需要如此煎熬、焦慮。

     為了舒緩心中的無助,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算命師、塔羅牌、星座專家、風水師…等,許多所謂具有預測能力的奇人異士,畢竟面對未知的未來,人們總習慣尋求一個暫時可以安頓身心的解釋或答案,那怕內容多麼的不合理(不小心打死了一隻蟑螂,小強的冤魂回來向你索命,諸如此類的理由),對於一個快溺死的人而言,任何一片浮木,哪怕是小小的碎屑都具有免除心中恐懼的功能,讓人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此之上。

     但你可曾想過,如果有人可以告訴你,你自己生命的終點為何?從此脫離人世,從這場生命的遊戲中畢業,你會想知道嗎?

     在我們的生活中,能夠預言這項答案的專家,莫過於「醫生」不可。隨著醫療技術日益進步,醫學已經克服許多過往被稱為「絕症」的疾病,例如瘧疾、傷寒等,但仍舊有一些重症,即使是華陀再世,也是束手無策。

     時間等候區的作者傑若.古柏曼(Jerome Groopman),就是一個專門對付愛滋病和癌症的醫學專家,由於他所投入的領域,尚未被人類徹底攻破,因此在他從醫的生涯中,他每天都必須與死神對抗,也因為他早已和死神交手過無數次,他很清楚一個病人來到他面前時,這個病人還剩下多少時間,能夠存活。

      身為病人的守護者,他必須與凶猛的病毒作戰,扮演堅毅的戰士,不輕易向病毒低頭,冷靜、清楚的邏輯、理智,是他不可或缺的武器,但離開了實驗室和手術室,他卻依然能用最親切、關懷的態度,對待坐在他面前的病人與家屬,視病如親,同理病人的害怕與痛苦,沒有一絲敷衍。

      雖然面對死亡猛烈的攻擊,他也曾退縮、無助,但他仍嘗試在不同的案例身上,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,他用他的勇氣和智慧,帶領病人走出死亡的恐懼,即便這些病患,終究仍難逃一死,但他卻沒有無奈的接受命運的安排,他選擇了寫作,清楚的紀錄他是如何對抗這些惡疾,他不僅是一個好醫生,更是一個好作家,治療人們的身體,也撫慰了人們受傷的心靈。

      看著傑若醫生的文章,我回想起自己身為諮商師的經驗與過程。每天面對這麼多的問題與困擾,個案的痛苦如此活生生的在我眼前上映,日復一日,結束了一段關係,療癒了一道心痕,意味著我得迎接下一扇傷口,我也曾懷疑諮商的有效性,特別是當我對個案的困擾一籌莫展時,我會深深地質疑自己的能力,與生命的價值,埋怨上天為何要讓人們如此辛苦,經歷這麼多的苦難。

      然而,當我懂得「苦難是化了妝的禮物」此道理後,我開始能夠用欣賞的角度,看待生命的起落,無論是面對何種事件,重點不在於結局是喜或悲,而是過程中,我們怎麼回應與理解。

     假使我們為了防止遺憾發生,用許多的策略、方法控制著生活,那麼我們就無法體會,在保護傘外的世界,有多麼的寬廣與美麗,於是遺憾,便來自於任何你想預防遺憾的努力上。

      假使我們不願意接受意外帶來的驚喜與變化,想盡各種辦法要探知命運的安排,這樣的生命將會是多麼的無趣、沈悶。生命之所以可貴,在於它的變化無常,一場完全按照劇本演出的人生,你並不會對結局,有任何的期盼,更不會盡一切努力,希望在散場前博得滿堂的喝采。

      生命本該充滿驚喜,別說它是不確定,請叫它「驚喜」,別說它是不安全,請叫它「自由」。

      不過,也正因為體悟到,每個人才是自己生命的編劇和導演,要如何面對困境,以何種方式謝幕?是個案或病人的權利,無論是身為醫生或助人者的我們,只能提供建議,卻無權干涉病人最後的決定,即便知道他們的抉擇很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問題,我們都要學習放手,讓病人練習為自己的生命負責,如此我們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,而不會過度介入病人的生活。

      因此,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助人者,醫生也好、護士、社工、諮商師也罷,我們必須承認,我們也有自身難以超越的有限性,不刻意控制或執著結果的發展,如此才能讓我們自己的身心取得平衡,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。

     這一點,或許是受到西方醫學養成教育的影響,在書中,我發現傑若醫生在治療病人的疾病時,仍有一種人定勝天的觀念,總希望盡可能將病人醫治痊癒,避免死亡的到來,但他的病人,卻是因為臨終將至,而對生命有更深層的體悟,這部分,傑若醫生的病人反而帶給他更多的成長,讓他懂得四季的更迭,有其意義,死亡不一定代表結束,相反地,是新生命的開展。

     人們害怕的並不是死亡本身,而是自己對死亡的想像,死亡是瞬間的狀態,是人們的無知,渲染了它的可怕。

     如果你也好奇人們面對死亡的反應和態度為何?非常建議你,可以到書局翻閱一下這本書,傑若醫生將會用他最真誠、溫柔的筆觸,帶領你領略生命的奧秘。

 

按此推本文到噗浪!

 

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請別吝嗇按下「推薦」,或在「迴響」中告訴我,你的想法喔!

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gy 的頭像
    logy

    樂姬的異想世界

    l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